| 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5-10-31 |
|---|---|---|---|
| 发布机构 | 东湖风景区生态环境分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 标 题 | 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 助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 ||
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 助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区生态环境分局坚持多措并举,从优化服务、精准帮扶、提质增效等多方面入手,为景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生态环境引擎助力。
变技术帮扶形式助企业绿色发展。一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打造高效政务环境。全面推行“只跑一次”和“一次不跑”模式,推行环评容缺申报、“打捆”审批及“边组边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2025年以来,主动跟踪服务项目33个,完成项目审批1个,指导项目登记备案6个。二是开展精准靶向帮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通过“线上指导+线下帮扶”的方式,及时帮助辖区20余家企业解决遇到环境问题。结合“我执法、我普法”“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等活动,指导湖北祥晨青化路加油站获评武汉市第三批排污许可管理标杆企业,为中国铁路武汉动车段提供“把脉问诊开方”服务。三是加强业务技能指导,提升企业环保能力。依托“许小可”志愿服务分队、“环保执法小讲堂”等形式,为辖区20余家排污登记单位开展信息填报专项培训,点对点指导25家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申报、并联审批发证试点。
创智慧监管模式优行政执法效能。一是科技赋能动态监控,实现精准监管不扰企。依托污染源自动监控综合管理系统、油气回收在线监测平台,对我区3家重点企业实施全天候在线监控,实时捕捉数据异常波动,动态分析污染趋势,推动防治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二是聚焦移动源管控,助力企业绿色出行。通过开展柴油车路检路查行动,依托尾气检测设备精准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督促超标车辆限期维修治理,同时引导物流、货运企业加快老旧柴油车淘汰更新,推广新能源车辆应用,减少移动源污染排放。三是创新执法监管模式,筑牢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落实差异化监管要求,科学制定检查计划,推动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检查,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大模型AI等技术手段,精准筛选问题线索,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执法”转变。
建长效监管体系促执法行为规范。一是完善问题发现机制。及时通过“12345”投诉、信访举报、上级交办督办、环保督察、复议应诉、政务服务“好差评”、巡视巡察反馈、双评议、执法稽查、执法办案暴露、移动执法记录大数据排查、媒体曝光等方面12个途径,认真对照工作任务和重点,深入查找分局在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二是建立执法回看机制。通过对2025年以来制作的93份现场检查记录进行回看,确保现场执法流程规范、执法记录准确;试行“伴随式”执法监督,全流程、全方位、长效化规范行政检查行为,推行内部纠错机制,坚持通过自查自纠、督促整改,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织密我区污染防治网,守护我区生态环境质量。三是落实集中决策机制。在实施行政处罚时,严格落实案件审查机制,对于重大行政执法案件,按要求进行集体决策,确保执法文书规范、处罚决定合法合理。对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处罚的,指导企业及时纠正违法行为,并履行对当事人的普法教育义务,积极引导企业知法、学法、守法,实现合法合规经营。
区生态环境分局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各项工作举措,在企业帮扶上再精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帮扶方式,助力企业提升环保管理水平与绿色转型能力;在智慧监管上再升级,完善科技监管手段,提升执法服务效能;在制度建立上再加力,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执法行为规范化、常态化,以更扎实的工作成效守护我区生态环境,为景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生态动力。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