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5-04-23 |
---|---|---|---|
发布机构 | 东湖风景区生态环境分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三监联动”助力东湖“水气声” 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
“三监联动”助力东湖“水气声” 环境质量整体改善
为持续推动东湖风景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逐步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东湖风景区分局主动适应新形势要求,制发《东湖风景区空气、水、噪声保障测管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三监联动”新机制,以精准监测为“眼”,以科学监管为“手”,以严格监察为“脚”,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
数据赋能,提升大气监管“时效性”。一是实时监控数据。紧盯3个小型站、1个国控点的6项指标,敏锐捕捉趋势波动,及时发现处理“露头问题”。二是优化工作流程。以异常数据推演为“切入点”,绘制污染源扩散趋势“一张图”,科学定位管控区域“责任田”,打造精准管控“全链条”。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定期开展空气质量目标测算,以近五年最优值为“坐标系”,研判空气质量达标形势,及时调整管控计划,为蓝天白云“留足余量”。
拉网防护,提升水质溯源“准确性”。一是织密地表水监测网络。省控点位每月3次加密“体检”,提前预判水质“健康状况”;发挥4个省控点位和3个入湖港渠在线监测“岗哨”作用,紧盯每日数据,对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分析研判;针对13个市控点位,每月开展1次监测并组织1次巡查,打好巡查监测“组合拳”。二是完善污染源巡查机制。对入湖港渠排口实行“月月测、月月查”动态监管,严密监控汛期及强降雨时涵闸启闭情况,着力切断外源污染“输入链”。三是疏通数据流通渠道。依托“大东湖流域测管联动工作微信群”,实现监测数据“周周共享”、问题清单“月月通报”,跟踪治理成效,形成工作闭环。
听声识源,提升噪声管控“主动性”。一是下好提前防控“先手棋”。编制《有关植物园小区噪声监测自动站声源测算报告》,反推噪声源持续时间限制及空间距离限值,实现噪声防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二是打好测管协同“配合仗”。结合实时监测录音与定点监控视频,快速锁定噪声“隐患点”,及时与城乡、公安、社区等部门分享信息、协商措施、有效应对。三是扩大宣传教育“影响力”。依托联合支部主题党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采取主题宣讲和常态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居民文明施工、科学降噪等。
2025年1-3月,这套“三监联动”新机制成效显著:东湖整体水质跃升至Ⅲ类标准,创近五年同期最优水平;PM2.5浓度同比持平,优良率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从“数据跑腿”到“精准治污”,从“问题导向”到“效果导向”,东湖“三监联动”机制正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