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发文日期 2016-07-16
发布机构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发展“十三五”规划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发展“十三五”规划

字号 :  | 
更新时间:2016-07-16 发布时间:2016-07-16 | 

公示说明

  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管理办法》(武汉市政府令第250号)相关规定,现将《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 "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示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政务网站,征求公众意见。您可以通过信件、E-mail、电话、传真等形式提供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1、规划委托单位及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经济社会发展局
  联系人:江玮
  联系电话:027-86627727
  电子邮箱:1064255907@qq.com
  2、承担规划编制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承担规划编制机构名称:武汉市工程咨询部
  项目联系人:周勇
  联系电话:027-82855443;
  电子邮箱:377515449@qq.com
  3、公示期限
  本次公示的期限为10个工作日,您可在公示期内,将意见以信件、邮件、电话等形式反映给规划单位或编制单位。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  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4
  一、发展基础 4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4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二、发展环境 13
  (一)面临的机遇 13
  (二)面对的挑战 15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总体思路 17
  三、发展定位 18
  (一)特色鲜明的都市湖泊旅游胜地 19
  (二)国内一流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19
  (三)国际知名的城市生态公园群 19
  四、发展目标 20
  (一)综合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 20
  (二)景区整体功能实现大跃升 20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
  第三章  完善东湖总体发展布局 23
  一、功能布局 23
  (一)"一湖" 23
  (二)"四区" 23
  (三)"七片" 24
  二、道路交通布局 25
  (一)外部交通 26
  (二)内部交通 26
  (三)水上交通 27
  三、区域联动发展 27
  (一)景区与综合利用区联动 27
  (二)市内旅游联动 28
  (三)跨区域旅游联动 28
  第四章  严格保护绿色生态系统 29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29
  (一)水环境保护 29
  (二)大气环境保护 30
  (三)声环境保护 30
  (四)固体废弃物防治 31
  二、实施湖泊综合治理 31
  三、优化风景区绿色生态格局 32
  四、加强生态环境科学管理 34
  五、健全环境法治体系 35
  第五章  构建开放共享旅游发展新格局 36
  一、资源整合,打造三大板块 36
  (一)水上旅游 36
  (二)文化旅游 37
  (三)园林旅游 38
  二、互联互通,共建四大组团 39
  (一)娱乐休闲组团 40
  (二)综合产业组团 41
  (三)高校特色组团 42
  (四)文化艺术组团 43
  三、配套升级,强化五大服务 44
  (一)旅游购物 44
  (二)旅游住宿 45
  (三)旅游餐饮 46
  (四)旅游交通 47
  (五)"互联网+旅游" 48
  第六章  加强景村一体化建设 51
  一、基本思路 51
  二、改造原则 52
  (一)牢固绿色生态目标 52
  (二)树立整体文化形象 52
  (三)遵循旅游致富思路 52
  三、改造方式 52
  (一)制度创新,突破瓶颈 52
  (二)生态优先,景村合一 53
  (三)因村制宜,凸显特色 53
  (四)做大产业,发展经济 53
  四、重点工作 53
  (一)统一规划 53
  (二)环境整治 54
  (三)特色兴村 54
  第七章  推进大东湖体制机制创新 59
  一、建立大东湖地区生态补偿制度 59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9
  (二)市场化补偿机制 60
  (三)景中村改造扶持政策 60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61
  三、建立风景区特许经营制度 61
  四、推动景区管理创新 62
  (一)迎接机遇,改革创新 62
  (二)政企分治,先行先试 62
  (三)搭建平台,全面开放 63
  五、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64
  第八章  建设和谐幸福东湖 67
  一、着力加强社会保障 67
  二、加强教育文化建设 68
  三、发展卫生计生事业 69
  四、优化社区建设服务 70
  五、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71
  第九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73
  一、加强党的建设 73
  二、加强规划落实 74
  三、推进项目建设 74
  四、健全人才支撑 75
  五、加大政策扶持 76

[FS:PAGE]

  前 言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风景区") 是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武汉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也是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时期是风景区把握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等一系列发展机遇,建设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风景区"十三五"发展,对推动全市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居民消费加速升级,消费方式趋向多样化、个性化,"互联网+"蓬勃发展,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风景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科学谋划风景区"十三五"发展,进一步提升旅游功能,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全产业链,构建与国家公园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风景区一体化建设,特编制《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十三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是"十三五"时期风景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和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履行职责和编制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东湖风景区范围为东至严西湖,西至东湖路,北至中北路延长线,南至珞喻路,总面积81.6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3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16年-2020年

图1  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托管区域范围图

  规划编制依据:
  1.《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管理办法》(市政府250号令)
  2.《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
  3.《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4.《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5.《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2004-2020)
  6.《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9-2025)
  7.《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
  8.《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东部地区控制性规划》
  9.《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综合交通规划》
  10.《东湖风景区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研究》
  11.《东湖风景区建立国家公园的思路和途径研究》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一)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风景区坚持"生态立区、旅游兴区、文化强区"战略方针,结合自身规划定位,科学谋划风景区发展,大力推进5A景区创建,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10月,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1.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旅游收入显著增长。2015年,东湖风景区旅游人数达到756万人次,同比增长6.34%,"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5.11%;旅游总收入达到3.79亿元,同比增长13.65%,"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3.09%,旅游收入增长显著。其中欢乐谷实现旅游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10%,占风景区旅游总收入的68.9%;磨山、听涛、落雁、吹笛四大景区实现旅游收入8147.81万元,同比增长40.01%,占风景区旅游总收入的21.5%。

表1-1  东湖风景区"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表1-2  2015年各景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旅游文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十二五"时期,风景区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大东湖文化发展论坛,与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及其团队对东湖文化内涵、旅游形象进行系统研究和定位;邀请著名学者对东湖导游词进行重新整理,制作新版旅游宣传片;推出水上观光游,结合武汉中央文化区项目,打造"东湖-沙湖-楚河"的精品游览线路,丰富了武汉滨江滨湖文化特色。创新培育旅游文化品牌,积极提升梅花节、樱花节、牡丹花会、端午文化节、沙滩风情节等节庆品牌;成功举办国内国际龙舟赛、国际旅游节、文化灯展、音乐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承办国际大学生赛艇赛、国际环湖自行车赛、草坪音乐节,旅游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十二五"时期,风景区加大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改善各类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目前,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达到7个,停车场13 个,总面积达到6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旅游星级厕所36座;新建改建游步道1万余米,水上码头5座;按5A景区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景区标识系统;修建了水榭码头、楚市、省博商店、楚天台纪念品商店等专门的旅游购物场所。景区餐饮、休息、观景以及各类安全设施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满足了游客各方面的需求。
  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十二五"时期,风景区逐步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全面提升了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听涛、磨山、落雁、吹笛等四个景区推行拉练式评比竞赛;建立旅游培训制度,对员工进行轮训,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景区无乱堆乱放现象;加强水上游船经营管理,杜绝水上无序经营现象;完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维护游客的正当权益;建立武汉东湖电子商务网站,实现网上预定门票、酒店及餐饮、网上购物和网上游览。
  2.重点项目推进顺利
  "十二五"时期,风景区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其中华侨城项目完成95亿元,东湖景园项目完成24亿元。
  市级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武汉欢乐谷项目融主题公园、都市娱乐、文化休闲、主题酒店、人文居住于一体,打造多元业态混合发展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度假区,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已完成公园园区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2012年5月以来,欢乐谷公园、玛雅海滩水公园、儿童乐园相继开园,已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欢乐东湖"成为东湖文化的新亮点。此外,东湖通道建成通车,东湖绿道已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旅游产业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磨山景区完成了磨山南大门、梅园文化项目、四季花城项目、樱花园二期工程;听涛景区完成了东湖会沿湖景观改造、长天楼维修改造、碧潭观鱼维修整治、行吟阁景点维修等工程;落雁景区完成了景区综合改造、玫瑰园一期和二期、松鼠乐园等项目,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吹笛景区完成森林防火通道项目建设,推进云岩寺佛禅文化旅游项目完成概念方案编制、规划选址方案编制等工作。
  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进度加快。积极配合推进东湖湖底通道、花城大道等城市干道建设,修建完成八一路延长线、联盟路(中北东路~二环线)、青化路,风景区与城市道路通达性进一步提升;实施了鲁磨路延长线、磨山景区环山路、访梅路、后湖景区滨湖小路等景区内部通路工程,主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实施环东湖路综合整治工程,包括对环湖路进行分段改造和景观提升、设置沿湖栈道和慢行游览绿道、实施沿湖六大节点环境整治和绿化亮化工程等。推进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和雨污分流,加快磨山南片区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工程建设,改造完善落雁路和青王公路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分散式污水收集处理站。实施村湾环境综合整治,显著改善了城乡区域生产生活环境。加快供电、邮政及燃气等基础设施布局实施,推进森林防火及消防设施建设。完成风景区主要山林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成马鞍山森林公园防火重点区域通道项目。
  3.功能布局不断完善
  完善综合利用区功能布局。综合利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即东部控规)已上报市国土规划局待批。规划形成北部城市建设区和南部"旅游+地产"生态建设区。北部区域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建成集居住、生活及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社区;南部区域依托优越的生态和交通条件,构建宜游、宜娱、宜居的旅游胜地和滨湖体验地带。
  扎实推进景中村改造。拟定了《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城中村综合改造实施暂行办法》,经市政府会议审议通过;启动了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东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初步成果。顺利完成了东湖村、渔光村城中村改造整村拆除及还建工作,拆除房屋120余万平方米,还建房屋约80万平方米,显著改变了该区域原有脏乱差状况,提升了风景区景观形象和旅游品质。基本完成12个村(场)的户口改登及居民进保、资产清理评估、撤村建居及城改用地指标申报等工作。
  4.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湖泊水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完成东湖湖泊蓝线修编,建立完善湖泊巡查、举报、投诉、值班等相关制度。对东湖沿岸排污口进行彻底清查,并列入全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完成东湖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10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全天候湖面保洁,保持湖泊水岸环境干净整洁。完成长天楼、东湖大门北侧、天鹅湖等区域共2万余立方米的湖底清淤,畅通新沟明渠,有效增强东湖排渍能力。
  植被景观系统改造加快实施。围绕5A景区创建总体目标要求,对东湖大门、老东湖路、梨园广场、环湖路至九女墩、磨山南大门、东湖会沿岸进行绿化景观提升。实施四季花城异国花园、杜鹃园项目。三环线绿化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植物存活率达97%以上。实施九女墩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程,深入开展园林绿地改造工作。

  城乡区域环境显著改善。积极推进村湾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村湾、社区环卫基础设施及管理队伍建设,累计投入1300万元,修建污水处理站10座,配备垃圾车11台,添置垃圾桶820余个,改造旱厕8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30余个。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餐饮规范管理的工作意见》,对无环评手续的小餐饮经营者不予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依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破坏环境经营行为,20余家小家具厂实施搬迁,消除噪音和油漆污染。
  5.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完善行政管理职能。成立东湖海事处,优化水上管理机制,制定水上管理制度与办法,开展"湖管革命",规范湖面经营管理秩序,加大水上游览项目的营运管理、游览安全治理及监管力度,开展水上救助工作。成立区环境绿化卫生服务处,强化了风景区城市管理职能。成立风景区卫生办、教育办,承接并完善了相应社会管理职能。设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成立风景区食药监(工商、质监)局,健全"三局合一"管理体制。
  继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成听涛管理处、环境绿化卫生服务处人事和分配机制改革工作,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贯彻实施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创新景区单位绩效综合考评机制,对文明创建、旅游收入、游览环境、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并进行奖惩。在景区事业单位试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成立听涛旅游发展公司,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深入推进东湖渔场改革发展,组建武汉旅联东湖游船、渔业、物业公司。建立多渠道引用人才机制,制定派遣人员管理和激励办法,创新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加快建设人才资源文化发展区。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组织开展文明创建主题教育实践、文明创建知识竞赛等活动,规范行业行为,倡导文明风尚,不断提高职工文明素质。在景区开展游客文明素质引导,利用宣传栏、橱窗、网络等阵地,宣传文明创建,提高游客文明素养。建立26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关爱孤残儿童"和"爱我东湖"等社会文明活动。
  6.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政策,稳步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劳动保障体系,切实保障群众民生权益。以打造"阳光低保"为重点,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开展扶贫帮困,落实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抚恤优抚、农村五保、慈善救助、残疾人补贴等各项补助补贴。为社区居民办理医保,全民医保覆盖率达到100%。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立老年人数据库,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并引进专业化的家政公司加强服务。
  公共卫生体系加快建设。成立了风景区卫生行政管理办公室,完善卫生行政管理机制。建立了风景区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开展提档升级工作,按标改造了5家社区卫生站和7家村卫生室,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推进落实卫生医疗制度改革,全面开展重大卫生公共服务,建立全区公共卫生防控机制,健全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
  继续保持社会安全稳定。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十二五"以来,全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辖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等级事故,未发生一次药品安全不良事件,未接到辖区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情况表示不满的意见。杜绝因信访问题处置不力造成的封门、堵路等群体性事件,建立风景区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决策和信访事件三级终结机制等。社区流管站、警务室等硬件建设全面达标,法治东湖建设有序推进。

表1-3  "十二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注:1.带★号的为约束性指标,未标注为预期性指标。2.[]内为五年累计数。3."完成情况"中▲号为2015年已完成目标,▼号为未完成目标。4.在风景区"十二五"规划的11项主要指标中,截止2015年底已完成8项,未完成指标3项,分别为旅游总收入、接待游客人数、污水集中处理率。其中,旅游收入由于统计口径过小,统计制度尚未完善,托管的农村区域旅游收入暂未纳入旅游统计范围,未能达到年8亿元的规划目标。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0%,目前正在推进磨山南部、落雁北部片区及黄家大湾污水收集系统,预计以上项目完成后可达到95%的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规划审批进展缓慢。东湖风景名胜区受《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指导,用地性质、建设强度、建设规模等规划条件控制严格,规划可建设用地少,且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需上报国家住建部审批。综合利用区受《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且该区域在《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全部为绿地,也需先到国家住建部将用地性质调整为建设用地,才能审批该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上述因素导致景区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工作进展缓慢,短期内制约了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
  城中村改造平衡难度大。受风景名胜区、基本生态控制线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影响,风景名胜区内规划建设用地少且土地不能公开出让。综合利用区绝大部分区域位于基本生态线范围,受土地性质和项目建设规模限制不能满足城中村改造还建需求。风景区城中村改造资金缺口大,而大部分土地只能开展建设公益性服务设施、公园、生态休闲、必要的农业生产生活和经市政府批准同意的项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上述原因导致景中村改造难以实现资金平衡,改造工作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设和保护面临资金瓶颈。作为旅游功能区,风景区自身财政收入有限,虽然市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风景区基础薄弱,道路及市政设施配套仍低于城区平均水平。东湖东部片区没有污水管网配套,致使东湖的湖泊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亟需加大投入,实现东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景中村改造推进缓慢,难以达到反哺名胜区的目的,且大量的景中村改造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体制机制创新不足。风景区虽增设了海事处、环境绿化卫生服务处等机构,管理职能得到强化,但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随着社会管理事务的增加和人力、财力限制,部分工作仍难以开展,体制机制亟待创新,尤其在政企分开、政事分离等方面改革创新不足,未能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二、发展环境
  (一)面临的机遇
  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逐渐由投资推动、工业主导转向消费驱动和服务业主导,旅游业无疑是推动消费、拉动内需的重点行业,有望成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热点。随着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居民倡导健康休闲,旅游潜在市场不断壮大。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旅游业将进一步发挥产业融合剂的作用,给其他产业带去新的市场、新的方向和新的商业生命周期。2013年10月11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成功创建5A景区将推动东湖旅游业的提档升级,为风景区旅游业开拓新的市场。
  "互联网+旅游"模式兴起。旅游业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与其他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汲取全新的运作模式、经营理念和资本力量。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旅游网站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在线预订、秒杀、抽奖、团购等新媒体营销模式纷纷登场。2015年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系统提出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的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的资源、要素和技术,形成旅游业新生态圈,推动"互联网+旅游"的跨产业融合。风景区互联网旅游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升级和完善,互联网技术给旅游业带来全新的模式和全新的消费者,这些全新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和禀赋变迁,推动了旅游业的模式创新,加快了旅游业的提档升级和变革发展。
  国家和省市多重战略叠加。近年来,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出台,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武汉市强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经济、科技、文化、交通等各方面实力显著增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关键要素不断升级。尤其是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基本成型,为武汉市以及全省的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交通便利。近期,武汉市先后获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全国旅游标准化推广基地也设在武汉。上述多重战略叠加,将对包括东湖风景区在内的全市旅游业带来跨越发展的良机,实现从旅游过境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蜕变。
  相关发展政策陆续出台。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为风景区的旅游经济和相关领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2014年8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旅游业的新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2015年3月,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内需、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湖北省提出《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武汉市正式启动"服务业升级计划",重点打造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十大现代服务业,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万亿元,建成中部购物天堂。围绕这些目标,武汉市将配套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指导和扶持相关产业发展,这对风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行动指南。
  景区全面改革纵深推进。近年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风景区坚持深化改革、依法兴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新格局。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同时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风景区的下一步发展集聚了强大动力。

  (二)面对的挑战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工作步入新常态,转向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等方面,但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导致旅游业发展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以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国际经济持续萎靡,对国内的跨境旅游市场带来不利影响;经济增速的下滑将显著影响国内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投资增长乏力是拖累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旅游开发投资也将受到影响,这将对风景区的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隐患。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其中有1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处。除东湖风景区外,知名景点还有黄鹤楼、古琴台、归元寺、红楼、江汉路、江滩等。各景区之间虽各有特色,但也时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一年一度的樱花节,来东湖的赏花人数以及各方面影响力都不及武大樱花。周边的木兰山风景区、汤逊湖等生态旅游区均拥有优势生态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东湖的游客量。
  发展观念亟需转变。风景区不同于一般行政区,其发展面临的限制条件较多,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国内同类地区的经验来看,风景区的发展应由市政府主导、全市各职能部门联合协调推进,将风景区的发展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涉及的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需在全市范围统筹考虑,妥善安置解决。此外,如何推动风景区总体规划和风景区管理条例的调整,畅通发展渠道,也是风景区"十三五"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守护东湖、扮靓东湖、提升东湖"的基本思路,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武汉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为契机,以东湖绿道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风景区山、水、园、林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东湖历史文化底蕴,立足生态保护,创新体制机制,健全产业体系,强化品牌包装,通过开放联通、资源共享,逐步构建绿色环保、风景宜人、景村一体、和谐稳定的大东湖生态圈,把风景区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二、总体思路
  文化引领,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挖掘东湖特色文化,促进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发挥文化引领功能,以城市文化立足,以湖泊文化立本,以本土文化立魂,以全球文化立新,形成以自然山水文化为基调,融合楚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东湖文化。
  产业提升,着力打造旅游全产业链。贯穿绿色发展新理念,在生态优化和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着眼于提升风景区自身发展活力和造血能力,围绕景区和旅游产业发展核心要务,全面优化景区发展功能布局,完善旅游景点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品质和认可度,着力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理念创新,全面推进景村一体化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平台参与、整体规划、安置就业、集中还建"的统征储备改造模式,按片区推进景中村改造。以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旅发投集团")为景中村改造主体,充分利用政策性贷款支持,深度参与景中村改造工作。以东湖绿道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景中村改造步伐,全面推进景村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改革加力,谋划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优势,加大全面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建立产权归属清晰和保护规范的资产保护体系,完善发展和管理的相关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大东湖地区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与国家公园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体制变革,构建政企分治管理新格局。依托东湖通道和东湖绿道建设带来的发展新机遇,转变景区管理方式,创新景区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各景区资源,推动风景区由相对单个独立的景区向统一的大景区格局转变。采取政企分治的方式,政府部门重点搭建各类功能平台,做好管理和服务;由旅发投集团全面负责景区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实行企业化管理。
  三、发展定位
  "十三五"时期,借助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立足武汉、依托湖北、面向全国,以湖水、岛屿、山地、森林、楚文化五大资源为核心支撑,以湿地生态环境和楚文化体验为特色品牌,打造"生态东湖、文化东湖、和谐东湖"三个升级版。
  (一)特色鲜明的都市湖泊旅游胜地
  生态东湖:依托风景区湖泊、森林、山地的综合景观魅力,通过优化配置沿湖景观,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综合治理东湖生态,打造沿湖生态廊道,形成"城湖共生、水绿交融"的整体空间格局。
  文化东湖:深度挖掘和传承东湖历史文化,融合楚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禅文化、生态园林文化、校园文化等于一体,通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和线路,成为展现东湖乃至武汉市特色文化的重要平台。
  和谐东湖:创新景中村改造模式,通过实施"搬迁腾退一批,就地改造一批,集中还建一批"策略,营造景中村特色景观,促进景村一体化发展,逐步改善民生,实现自然生态、旅游功能、人文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国内一流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依托东湖现有的生态文化资源,通过生态环境的改造提升、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服务设施的建设完善等,在文化旅游产品、生态环境建设、传统文化保护和挖掘等方面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塑造优质服务良好形象,力争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典范,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三)国际知名的城市生态公园群
  依托大东湖区域景点林立、湖泊连片的生态优势,通过注入景观文化艺术元素,构筑都市湖岸线,建设世界最长的城市生态艺术滨水游憩带,创新东湖二十四景旅游景观,逐年提质并改造现有生态公园及景区,环湖建设国家湖岸生态园林群,充分体现并展示武汉国际大都市的生态魅力、气度格局、人文内涵以及城市灵魂,打造世界最大、最具人文气息的城市生态公园群之一。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风景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力建设"生态东湖、文化东湖、和谐东湖",综合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旅游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景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基本完成景中村改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初步构建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大东湖生态旅游圈,成为引领全市乃至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
  (一)综合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景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力争实现"增二类,扩三类,转四类,灭五类"目标;能源消耗、碳排放、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等指标达到国家、省、市相关标准,兼顾资源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
  (二)景区整体功能实现大跃升
  "十三五"时期,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旅游配套设施大建设,景区整体功能大幅跃升,全面建成智慧景区。到2020年,风景区旅游业综合收入达到5.6亿元,年游客量达到1080万人次;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期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风景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经济增长同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1.6岁。完成景中村改造任务。

表2-1  东湖风景区"十三五"规划指标

     注:1.依据武汉市"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体系初步制定,约束性指标严格参照武汉市要求,预期性指标根据风景区实际情况调整设置。2.带*号指标表示是武汉市有的指标。

第三章  完善东湖总体发展布局

  一、功能布局
  "十三五"时期,风景区总体布局形成"一湖、四区、七片",即:构建以东湖水域为核心,生态湿地体验区、商务休闲度假区、文化游乐会展区、康体科教文化区为功能,华侨城、东北部、后湖、鼓架山、桥梁磨山、吹笛、白马洲等七大发展片区为拓展的格局。
  (一)"一湖"
  依托东湖33平方公里水域,突出水体修复和水质保护,推进东湖全面截污和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提升东湖整体水质,实现各子湖联通,拓展水上运动休闲旅游,展现东湖水域和文化特色,打造集自然生态、水上旅游、水上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城中湖。
  (二)"四区"
  生态湿地体验区。主要包括吹笛景区、落雁景区和后湖景区。依托沿湖湿地及浩瀚水面等生态资源,以湿地文化为底蕴,生态文化为时尚,乡村风情体验为亮点,着力建设湖韵艺海、东湖湿地公园、游艇度假片区,打造集生态艺术、康体休闲、高端度假、湿地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内知名原生态湿地体验区。
  商务休闲度假区。主要包括渔光景区和白马景区。依托渔光特色综合服务中心和与欢乐谷相衔接的区位优势,打造集水上娱乐、会议展览、水上休闲、商务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商务休闲度假片区,成为全市商务休闲度假的首选地。
  文化游乐会展区。主要包括听涛景区和落雁景区。依托屈子文化和生态岛屿资源优势,打造集会议展览、文化体验、滨水娱乐、科普教育、儿童游乐、爱情婚庆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游乐区。
  康体科教文化区。主要包括磨山景区和喻家山景区。以康体运动和山水、科教、楚文化为核心,打造集康体运动、植物观赏、文化体验、滨水休闲、民宿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康体科教文化体验片区。

图2  四大功能区布局图

  (三)"七片"
  以景中村改造为依托,结合四大核心区定位和各景中村自身的特色,加强旅游项目策划,突出景村一体,打造华侨城、东北部、后湖、鼓架山、桥梁磨山、吹笛、白马洲等生态居住和旅游产业功能相融合的七大发展片区。


图3  七大发展片区示意图

  二、道路交通布局
  依托东湖风景区现有路网及其内外空间格局,围绕"外围环线、内部路网"的基本道路结构,对东湖内外交通资源进行整合,达到有效疏导外围交通,增强景区进出便捷的目标,实现城市快速交通与景区慢行交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辆与行人的有效分离,构筑方式合理、层次分明、衔接顺畅的综合交通系统。
  (一)外部交通
  尽快完善东湖通道建成通车后环湖路交通运行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东湖内外联通路网格局,分离景区过境交通,提高风景区旅游交通的通达性。加快建设花山新城片区通往光谷鲁巷片区的湖底过境隧道(植物园湖底隧道),串联严西湖隧道、三环线东段、青王路、鲁磨路等,形成落雁景区、磨山景区的外围快速路网,以充分发挥三环线、青王路等道路与景区连接的优势,方便周边城区和高铁游客来景区游玩。
  设置完善"一主二次"共3处旅游区出入口,即一处西部主出入口,东部、南部两处次出入口。西部主出入口位于听涛景区西北侧梨园大门,充实完善梨园大门主出入口,对接二环线、徐东大街和地铁8号线。东部次出入口位于落雁景区东面,对接青王公路、三环线,连接落雁景区和磨山景区。南部次出入口位于马鞍山森林公园以东,对接珞喻东路和鲁巷城市副中心。在主、次出入口根据市场需求新建梨园地下停车场、马鞍山森林公园入口停车场和交通换乘点。
  (二)内部交通
  东湖内部交通实行人车分道、机非分离。"十三五"时期,全面完成听涛、磨山、白马、落雁等景区范围28公里东湖绿道一期建设,适时启动东湖绿道二期建设。规划建设马鞍山隧道及各景区相互联通道路工程,基本形成各景区之间的互联互通格局,同时为社区居民进出通畅创造条件。完成落雁小路新建、沙湾路改造等景区支路建设。
  充分利用东湖水域、山体、森林自然资源,一期建成28公里环湖、穿山、入林的东湖绿道,达到"漫步湖边、畅游湖中、走进森林、登上山顶"的建设要求,形成"内慢行、外快行"分区、分级的交通组织。一期绿道为6公里湖山道、6公里湖中道、6公里磨山道、10公里郊野道等4条主体绿道,全线禁行机动车。沿线配建楚风园、九女墩、湖心岛、鹅咀、总观园、生态园、落雁景区东、磨山东山头、磨山北门、梅园东、枫都山等10余处驿站和服务点,配建梨园、落雁、樱花园、梅园、枫都山等"P+R"大中型停车场。
  (三)水上交通
  在郭郑湖与汤菱湖、团湖与后湖已具备水上通航条件的情况下,在鹅咀处打通汤菱湖与团湖通航节点,使郭郑湖、汤菱湖、团湖、后湖四个子湖能够互通,并规划完善大东湖区域水上交通旅游航线。发展水上交通,增强通达能力。

  三、区域联动发展
  (一)景区与综合利用区联动
  按照景区、综合利用区"一盘棋"发展的思路,围绕塑造景区整体形象与提升旅游功能的目标,将景区发展与综合利用区发展有机融合,实现互补联动发展。景区重点通过景中村改造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升旅游及配套服务功能。综合利用区则在承接一部分景中村迁出居民的同时,依托景区现有自然生态资源,配套发展森林野营度假、野生植物观赏等旅游业态,并依托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发展高端商务休闲服务和总部经济,形成优势资源聚集。通过景区和综合利用区功能的清晰定位与完善,全面提升风景区整体旅游形象。
  (二)市内旅游联动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旅游局的协调,进一步完善风景区与市区内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协调机制,加强各景点、景区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实现风景区与全市各景点、景区旅游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利益共享、整体推进,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旅游、大管理的工作格局,提升大东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大东湖水网工程,在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区域构建大东湖生态旅游区,策划跨区域旅游线路及旅游产品。加强景区价格综合管理协调,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游客规模。实施市内景区、景点价格联动,建立游览季节和旅游规模相适应、相挂钩的价格形成机制,针对旅游企业带入游客规模和季节确定优惠价格。整合航空、铁路、公路、景区、酒店等资源,包装、策划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新产品、新线路。创新对外宣传、推介机制,整合营销资源,构建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项目推介平台、招商引资平台。
  (三)跨区域旅游联动
  积极推动风景区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圈以及省外区域旅游联动发展。以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畅通旅游交通网络,实现风景区与武汉城市圈周边旅游景区、客源城市的快速通达,并积极与恩施、神农架、宜昌、襄阳、荆州等鄂西圈城市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开发旅游精品。积极与省市旅游相关部门沟通,创建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机制,探索东湖与西湖之间的合作共赢机制,提升风景区知名度,策划包含风景区的跨域、国际旅游线路。拓展与其他重点景区的合作方式,打造景区互联互通平台,建立信息共享与合作共赢机制,共创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第四章  严格保护东湖绿色生态系统

  利用"守护东湖"有效手段和措施,确保生态底线,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风景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前提条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湖泊综合治理,优化风景区绿色生态格局,加强生态环境科学治理,健全环境治理法制体系,促进风景区各类资源的科学开发与合理利用,推动风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一)水环境保护
  完善水环境规划。积极争取市发改委、市水务局、市环保局支持和帮助,按照"增二类,扩三类,转四类,灭五类"的要求,尽快制定东湖水质提升规划方案,明确各子湖水质提升时间表,并项目化、清单化,及时按程序提请市政府审议。重点依托东湖绿道建设,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和"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通过植被规划、人工湿地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净化东湖水体,促进东湖生态系统修复。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靠近城市的地区实现雨污分流;听涛景区、渔光景区按规划排入二郎庙污水处理厂;磨山景区、喻家山景区、吹笛景区以西部分区域按规划排入龙王嘴污水处理厂;落雁景区、白马景区、欢乐谷以及青王路北段区域按规划排入落步嘴污水处理厂;争取调整市级规划,将后湖景区、吹笛景区东部和青王路南段等区域纳入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建设太渔桥污水处理站。
  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湖泊周边不得新增排污口,原有的排污口通过景区污水管网建设和外围城市污水配套收集处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逐步关闭;风景区内新建项目的污水必须接入污水管网系统收集处理,通过城市集中截污和分散截污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清水入湖";完成东湖南部地区和黄家大湾片区污水管网建设,实现东湖尚存的10处排污口全面截污。
  强化污染监控。对景区污染源实施严格监督管理,整治排污口,控制外源污染。加强东湖郭郑湖、后湖两处备用水源地保护,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定郭郑湖、后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级和二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已建成的应拆除或关闭,二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排放污染物的项目。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杜绝湖泊周边污水直接排湖现象,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并开展雨水治理工程研究,逐步削减入湖污染物总量。对沿湖的污染源进行监测控制,整改、关闭违法排污企业;对东湖地区现有医疗机构污染源进行治理,确保排放达标。
  (二)大气环境保护
  以控制PM2.5为首要任务,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武汉市环境保护条例》及《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东湖风景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景区纳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禁止使用煤、油等燃料,禁烟。实现东湖绿道车辆禁行,并限制社会车辆进入核心景区。
  (三)声环境保护
  东湖东路、东湖南路、沿湖路和落雁路道路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4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1类标准。加强道路管理,通过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合作、完善交通信号标识,风景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提高固定源噪音治理达标率。沿京广高速铁路、三环线景区内全段,青王公路、中北路延长线、二环线景区范围内紧邻景区游赏活动区的区段,以高大乔木与灌木密植的植物带为主,设置声隔离带。
  (四)固体废弃物防治
  风景区内的单位和个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置,不得倒入水体,不得堆放在景点、景观周围和道路两侧。采取主体依托城市,局部自建设施的垃圾转运模式。按景区分界划分垃圾收集分区,结合景区分布按区域分别送至长山口垃圾卫生填埋场或青山垃圾焚烧厂。改造磨山垃圾收集站,新建落雁垃圾收集站。实施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等源头减量工程,提高资源重复利用效率。结合景区码头建设分景区增设水上垃圾收集点,加强水域的保洁工作。
  二、实施湖泊综合治理
  采取生态水网构建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对湖泊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水系网络构建生态水网,促进水体交换;运用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如底泥污染控制、湖滨生态控制、水生植被重建、生态渔业、控藻工程、原位修复、曝气等,改善湖泊水质,逐步恢复湖泊功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底泥疏浚与覆盖工程。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清洁小流域建设,有效控制和尽量减少生产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对听涛景区内两处水域和后湖东南角水域实施清淤;对郭郑湖茶港湖区和梨园医院湖区、庙湖全湖、喻家湖全湖进行底泥疏浚;对汤菱湖西部湖区采用底泥疏浚与海(河)沙覆盖相结合的工程。
  引江济湖工程。结合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引江济湖,改善东湖水体环境。近期引水线路为"青山港-汤菱湖-九峰渠-严西湖-竹子湖-青潭湖-长江",远期连通东湖与南湖,从东沙湖水系引水至南湖,并经汤逊湖泵站或陈家山闸出江。
  湖岸改良与环湖生态绿廊工程。退塘还湖,回收占用东湖水域而发展建设的鱼塘,拓宽水面;采取生态手段,改造现有环湖人工硬质驳岸,增加泥质岸线及潜水带,种植水生植物,恢复并构建湖滨缓冲带。
  "六湖连通"工程。借鉴"楚河汉街"的开发建设经验,进一步推进"大东湖水网"工程建设,实施东湖、沙湖、杨春湖等六湖连通工程,促进水体流动,形成动态水网,提升大东湖生态水环境综合处理功能。实施"一湖一景"、"清水入湖"等治湖工程,并与长江连通,通过清淤截污、引江济湖、水网连通、生态修复,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湖泊生态湿地群、国际知名水生态环境科研基地。
  三、优化风景区绿色生态格局
  根据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自身的植被状况,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并对现状植被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植被培育和改造;结合不同区域植被景观要素的不同,强化各个片区的典型特色,形成典型的植被景观;构建完整的风景区植被生态系统,形成连贯的"密林-疏林-树丛-地被草坪-耐湿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系统,对旅游区进行植被景观分区,形成完整的植被生态体系。利用丰富的滨水岸线和湿地环境,构建沿湖蜿蜒的滨水湿地廊道,凸显湿地特色。构建山体森林廊道,建设景区内"封都山-猴山-风筝山-大团山-太渔山及南望山-庙山-喻家山-赵龙山-巴家山"等山体森林景观廊道。依托原有专类园优势,规划10处特色植物专类园,形成以梅园、荷花园为代表的专类园系统。结合景中村改造,推进滨湖村、建强村、新武东村段三环线生态带建设。
  湿地植物区。以落雁、白马和后湖景区为重点,依托现有池杉、水杉、垂柳、芦苇、荻草、荷花、茭白、菖蒲、茅、苦草、蓼等天然湿地植物群落,丰富湿地植物物种,形成具有典型江汉平原湖区风貌的湿地景观。完成落雁景区沿湖生态修复一期工程,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实施生态修复二期项目;加快完成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性建设。
  山地森林景观区。以磨山、南望山、喻家山、马鞍山、吹笛山等山体为重点,对中上坡位的马尾松、柏木等常绿针叶植被以保护为主,适当丰富中下层物种,保留现有阔叶树幼苗,使其逐步恢复为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疏林草地景观区。以磨山景区、喻家山景区和吹笛景区内山体带之间的谷地地带以及吹笛景区内的滨水区域为重点,整合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周边的植被绿化,规划以阔叶树种为主、季相色相变化丰富的疏林草地景观。
  风景丛林景观区。以听涛、渔光景区为主,主要对现有的人工植被的景观效果进行完善,注意形成良好的天际线,协调人工植物群落与道路、水体、建筑的关系。
  生产植被景观区。以吹笛景区和区内农村居民点周边为重点,提高通达性和观赏性,局部地带改造成疏林草地与苗木、果木生产相结合的片区,农村居民点周边注意田园风光的营建,形成集生产、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生产植被景观区。
  滨水绿化景观带。结合风景区内的岸线、堤岸改造,利用植物软化水陆界面,营造良好的天际线,并结合亲水空间,形成滨水植物景点。局部浅水地带营建池杉、落羽杉片林,水面结合人工浮岛、人工浮床、水体净化模块形成点状植物岛屿,将东湖水陆交界面建设成连续的环湖绿化景观带。

  四、加强生态环境科学管理
  根据东湖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对景区实行分级保护,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理,一级保护地包括风景区内所有山体,落雁景区东侧湖滨湿地,后湖景区沿湖50米;二级保护地包括磨山景区鲁磨路、团山路以北,喻家山景区北部及西部滨水区,吹笛景区南部山系周围狭长地带,后湖景区湖汊湿地,落雁景区西部及北部湖汊半岛,白马景区湖中小岛及东部半岛滨水区域;三级保护地包括景区内除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所有陆域范围。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大力宣传节约用水,提高节水意识,有效降低工农业用水系数,建立湖泊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增强水环境保护力度,将旅游资源开发与水环境保护相结合,对汤菱湖和郭郑湖水上娱乐及旅游设施(包括交通、宾馆、餐饮等)统一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配套截污工程和雨水收集系统建设,科学管理排污口,严格控制新增点源,降低排污系数。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沿湖30米范围内禁止新批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餐饮服务业,对现有餐饮休闲场所,加大整改力度,增设环保设施设备,做到达标排放,经整改仍未达标的一律予以取缔。合理调整风景区周边产业布局,继续完善环保监督、水务治理、行业准入、联合审批的工作机制;实现排污监管全方位,定期对东湖各类排污口进行分类排查,并实施有效整治;控制风景区周边农业化肥施用,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减少湖泊中氮磷营养物质含量。
  五、健全环境法治体系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按照"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系统完备的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全面落实新《环境保护法》,严格环境法律责任,制定风景区各项配套实施措施,强化环境保护的综合监管职能,加大惩罚力度,充分体现战略和政策环评、断面考核、生态补偿、按日计罚、公益诉讼、查封扣押、行政强制等刚性要求。
  严格环境行政执法和环境司法。坚持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零容忍",切实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状况,做到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越雷池一步。建立环保、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的环境行政执法联动机制,联合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定期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对发现的问题挂牌督办、限期整治、专人负责。加强环境执法监督,细化环境执法权力内容、范围和程序,明确执法机关和人员责任。采取执法全过程透明化,通过公报、网络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促进环境案件审理专业化,完善环境审理制度。适时建立并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健全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衔接配合机制,完善案件移送、受理、立案、通报等规定。


第五章  构建开放共享旅游发展新格局

  按照"提升东湖"基本思路,以旅游业提档升级为核心要务,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逐步形成"三四五"产业发展格局,即打造三大板块、共建四大组团、强化五大服务,全力构建具有风景区特色的产业体系。
  一、资源整合,打造三大板块
  围绕"生态观光+文化传承+健康休闲"思路规划东湖旅游产品体系,以水上旅游产品展现东湖旅游特色,以文化传承提升旅游品牌,以精品园林彰显旅游品质,通过多层次、多领域旅游产品开发,撬动东湖中高端旅游市场,促进东湖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
  (一)水上旅游
  水上运动。加强东湖水上运动项目策划。对东湖已有的水上体育运动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帆船、皮划艇基地,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水上训练体验中心。定期举办航模培训班和大型航模比赛,将东湖打造成一个航模普及、培训和比赛基地。发展水上攀岩运动,在湖面上建造小型的攀岩崖壁,给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带来全新的攀岩体验。建设水上运动博物馆,向游人展示各种水上运动的发展历程,博物馆开设专门的体验区,以视频、虚拟现实、简单器械等方式增加游客体验。定期组织龙舟竞赛和高校赛艇比赛,吸引国内外名校和爱好者广泛参与,打响东湖水上赛事旅游品牌。
  水上休闲。结合现代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和审美需求,在满足东湖污染防治标准的前提下,策划建设东湖水上休闲社区,包括水上主题餐厅、水上休闲吧、水幕电影等。以"水"为主题,结合东湖的清静格调,在水面和湖滨建设若干休闲吧,如酒吧、书吧、茶吧、音乐吧等,突出东湖的城市公园和休闲场所的功能。策划建设水幕电影,给游客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规划建设水上栈道,与东湖绿道建设形成紧密衔接,推动水陆交通和旅游项目一体化。
  多湖联通。依托郭郑湖、小潭湖、汤菱湖、团湖、庙湖、后湖等湖泊及周边湖岸,实施重点开发,打造滨湖休闲度假游品牌,实现东湖各子湖联通,拓展水陆关联度。开发利用中特别注重环保,整体上注重差异化、品质化和休闲化方向。结合落雁景区"梦里水乡"、滨湖片区"东湖湿地印象"等滨水项目的开发建设,将东湖水上旅游项目有机串联起来,展现东湖水上旅游特色,发展水上文化旅游、观光以及配套餐饮、住宿等产业,带动周边区域尤其是综合利用区商业价值的升级和项目开发。
  (二)文化旅游
  楚文化。充分利用行吟阁、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楚城、楚市、楚天台和离骚碑等楚文化旅游资源,加强现有资源的经营管理与整合包装,营造东湖浓厚的楚文化氛围,打造丰富的楚文化旅游线路。对楚城附近的其他文化元素进行清理整顿。对楚市进行升级改造,规划建设楚文化主题公园,深入挖掘东湖楚文化历史资源,整合周边历史题材故事,打造文娱精品,突地特色。在东湖周边开展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富有楚风楚韵的节庆活动,如"东湖道文化节"、"屈原诗歌节"、"编钟音乐节"等,打响"楚韵东湖"品牌。
  红色文化。依托东湖梅岭毛泽东故居、东湖宾馆等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打造东湖红色文化旅游,建设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东湖文化增添魅力。发挥"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等诗词的艺术感染力,依托朱碑亭等历史建筑,建设革命历史文化长廊,介绍毛泽东、朱德等革命领导人生平事迹。加强与首义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农讲所旧址、中共五大会址、八七会址等全市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共同打造武汉在全国红色旅游的知名品牌。依托武汉市一年一度的"国际横渡长江节",以"毛泽东横渡长江和畅游东湖"为主题,举行系列商贸交流和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邀请知名文化人士参加,吸引国内外游客汇聚东湖、畅游东湖。
  三国文化。依托"刘备郊天坛"的修建,积极培育东湖三国文化旅游,借助刘备祭天的历史典故,将刘备郊天坛打造成市民和游客"观日、赏月、瞰景、祈福"的旅游胜地。同时,结合东湖周边的卓刀泉、曹操庙、鲁肃马冢等三国遗址,加强资源整合与包装,将三国文化在东湖充分的展现出来。
  禅文化。加快推进吹笛景区禅文化园项目建设,依托云岩寺的重建,展现东湖千年古刹的历史底蕴。紧扣吹笛景区自然生态主题,建设独具特色的生态道场,让游客能领略到天人合一的禅修文化。在云岩寺周边配套建设相关文化休闲活动区,促进生态与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提升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三)园林旅游
  壮大两个花卉中心。充分发挥东湖"梅花"、"荷花"两大研究中心功能,通过引进培养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研究中心实力。加强培育新型品种,壮大品种规模,打造世界级"梅花"、"荷花"品种资源圃,广泛吸引爱花和研究人士前来游览和鉴赏。进一步畅通渠道,通过策划举办梅花文化节、荷花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将新型品种推向国内外市场,促进梅花、荷花文化传播和产业化发展,提高东湖的园林花卉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打造一批精品园林。依托东湖良好的植物园林资源,开发植物园林观光、休闲之旅,打造精品园林特色旅游。发挥樱花园、梅园等大型植物园林的龙头带动作用,借鉴其培育和宣传模式,进一步打造牡丹园、杜鹃园、山茶园、水生花卉园等一批精品园林,打响"冬梅吐艳,夏荷争光,专类花园,四季芬芳"的园林旅游品牌。加强园林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园林环境,在牡丹园等有条件的专类花园建设专业工作室和展示厅,健全园林服务功能。
  新建多类主题公园。依托景中村改造和东湖绿道建设,围绕东湖绿道沿线磨山北门、楚才园、梅园全景广场、落雁景区田园童梦、塘野蛙鸣、风光村一棵树等景观节点,打造特色名村,实现一村一景。借鉴东西湖区的郁金香、桃花,江夏区的梨花等主题公园运作模式,策划建设以菊花、山茶花、薰衣草、郁金香等各类花卉的培植、展览、销售等为特色的主题公园,拓展各类赏花游。
  二、互联互通,共建四大组团
  深入挖掘东湖娱乐休闲、特色产业和周边高校文化、博物艺术等旅游资源,树立全域旅游观念,加强东湖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高层沟通协商,建立旅游发展战略联盟关系,打造与各自特色相适应的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充分发挥资源联动效应,展现大东湖旅游的特色与风采。
  (一)娱乐休闲组团
  都市休闲游。依托武汉欢乐谷丰富的滨水娱乐休闲项目,打造东湖独具特色的娱乐休闲游。发挥欢乐谷主题公园功能,加强主题活动策划,通过娱乐聚集人气、传播文化,让游客常看常新。依托玛雅水上乐园,进一步加强玛雅文化的主题包装,营造出远古玛雅文明的神秘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高品位的亲水休闲体验,再现武汉东湖水乡风情。加快推进国际化文化湾区、开放式的都市娱乐休闲区、主题酒店和主题社区等,进一步展现华侨城文化氛围和文化特色,完善休闲娱乐功能。依托楚河汉街的商业、娱乐和休闲服务功能,以最丰富的商业内容、最具特色的建筑艺术、世界顶级的文化项目满足东湖游客的消费需求,为东湖留住游客。借助万达电影文化主题公园的顶尖电影娱乐科技,向游客提供立体影院、互动影院、仿真影院、黑暗骑乘等诸多娱乐体验。依托汉街的屈原广场、昭君广场、知音广场、药圣广场、太极广场等文化资源,增强游客的文化休闲体验。策划建设自驾车营地和汽车影院,为自驾旅游者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
  运动休闲游。充分利用东湖绿道建设机遇,引入国际铁人三项赛、环东湖自行车赛、徒步游等赛事、健身活动。在东湖周边山地开展高空行走、速滑、攀岩等户外极限运动,打造特色各异的户外极限运动基地。通过康体健身设施的建设和活动的策划,将风景区打造成为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依托东湖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做好武汉国际马拉松赛配套服务,提高"汉马"品牌知名度。借助中国地质大学攀岩馆在全国的影响力,带动东湖的户外攀岩和水上攀岩项目发展,给游客带来不同层面的运动体验。借助武汉市打造"中部会展之都"之利,在落雁景区打造高端商务休闲度假区,推进接待、会议、会展、娱乐、度假等商务服务及休闲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东湖旅游产品结构由观光向度假转型,带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升级。
  海洋世界游。依托东湖海洋世界热带雨林馆、海底隧道、海洋生物馆等特色旅游资源,联合极地海洋世界,通过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打造集观赏性、游乐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最具特色、国内一流的大型动感海洋世界游,让游客了解海洋、认知海洋,进一步普及海洋知识,打造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夜色东湖游。选择重点景区地段,以点带线,规划出环湖灯光带,如东湖路灯光带、楚天台-楚市灯光带、梨园广场灯光带等。逐步打造璀璨夜东湖的品牌。借鉴杭州西湖的音乐喷泉,策划开发类似景点,经过路灯和彩灯的勾勒与渲染,以气势恢宏的大手笔把东湖的文化特色在夜色中充分展现。在夜晚游客流量大的地方开放水幕电影,以声、光、电配合东湖夜景,给东湖夜游营造梦幻的氛围。
  (二)综合产业组团
  商务度假。重点在综合利用区南部片区,按照生态建设区的建设要求,强调高品质集约用地,采用"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和组团式的布局方式,加大配套交通、餐饮住宿、商贸娱乐等配套设施完善力度,主要发展旅游度假功能,加大优质资源集聚力度,发展集生态旅游、商务休闲、会展会议、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资本密集、智力集中的商务度假区。
  健康养老。依托风景区优良的绿色生态环境,采用"旅游+养老"开发运营新模式,拓展健康养老产业。借鉴天鹅湖国际生态城等同类项目经验,发挥东湖山水资源特色,在综合利用区策划建设功能完善的生态养老产业基地。顺应健康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引进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开发养老服务项目,参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推动健康养老与风景区餐饮、山水运动、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互动发展。
  文化创意。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着力加速文化旅游融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繁荣。鼓励旅游企业、娱乐企业开发和引进大型文艺活动,每年策划2-3个大型的文化节庆活动,推出"观鸟节"等旅游节庆活动。选取代表东湖特色的材料,融入生态知识、地方民俗、历史文化等元素,打造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创意产业带动生态休闲体验、会展、娱乐、购物等发展,拓展延伸产业链。
  总部经济。依托东湖风景区文化、景观、康体等综合资源优势,加大优质资源集聚力度,发展集行政办公、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总部经济集聚区。考虑在东湖西北岸规划设置企业总部区、特色街区、春夏营地以及城市艺术实践区等,加大配套交通、餐饮住宿、商贸娱乐等配套设施完善力度,打造山水总部经济园区,促进总体区域价值的提升。
  (三)高校特色组团
  人文景观游。将东湖文化旅游资源与武大、华科大等高校历史人文情怀充分结合,设立若干旅游线路,打造历史人文景观游。依托武大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理学楼、半山庐等古朴典雅的近现代建筑群,打造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精品游。依托武汉大学六一纪念亭、闻一多纪念塑像、鲲鹏展翅、孔子铜像等人文景观,与东湖近代历史文化相结合,打造历史人文景观游。发挥武汉大学校园樱花和东湖樱花园的品牌知名度,整合其他古树名木等旅游资源,打造特色花卉和珍稀植物游。借助武大、华科大等高校国际会议资源,拓展高端商务休闲旅游。
  考古鉴赏游。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在地质勘察、考古、珠宝鉴赏等方面的优势和资源,拓展考古鉴赏游。通过与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的资源整合,让东湖游客能方便的观赏到巨型恐龙化石、世界最大的鱼龙化石和海百合化石等珍贵罕见的化石藏品。依托磨山景区和中国地质大学相关资源,策划建设"中国宝谷"项目,拓展珠宝文化旅游、珠宝鉴赏和配套商业。
  现代科技游。依托东湖周边高校依山傍水、绿树成茵的秀丽景色,借助其在现代科技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探索现代科技游。推动华中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等科研机构和光电子、3D打印、柔性电子等新型科技产品向东湖游客的开放展示,吸引相关技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探索研究在综合利用区建设相关产品展示区的可行性。
  (四)文化艺术组团
  历史博物游。以湖北省博物馆为核心资源,依托其丰富的藏品资源和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通过其巨大的艺术鉴赏价值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品牌价值,带动大东湖区域的历史文化旅游,打造楚文化与春秋战国等历史文化相融合的中国古代史探索之旅。联合武汉市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湖北省档案馆等全市博物旅游资源,积极推动武汉"博物之城"建设,打造历史博物系列旅游精品,使游客得到历史文化熏陶。加强与东湖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向游客展示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的重大变迁,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艺术珍品游。以湖北省美术馆为核心资源,充分发挥省美术馆服务公众文化艺术需求的功能作用,引导东湖游客熟悉了解本土文化,欣赏当代艺术,打造东湖文化艺术珍品游。利用美术馆的艺术资源,开展大东湖文化学术研究、宣传推广、对外交流和文化休闲服务等。联合湖北美术学院、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武汉美术馆、琴台艺术中心、车城文化中心现代艺术馆等艺术旅游资源,打造艺术珍品旅游线路。与汉秀剧场展开合作,增加东湖文化元素,让东湖游客以最实惠的价格欣赏到世界级的艺术表演,同时也推动汉秀表演走向世界。
  图书系列游。以磨山经心书院等为核心资源,结合湖北省图书馆、武大图书馆等周边资源和全市流动图书馆建设,形成全民阅读氛围,打造青少年阅读教育基地。深挖省图书馆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新馆鲜明的时代风格,与东湖自然风光相融合,向游客充分展现"楚天鹤舞、智海翔云"的意境。借助省图书馆先进的云平台,联合武汉市图书馆、沌口图书馆等旅游资源,拓展现代图书系列游,向市民和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休闲阅读体验。
  三、配套升级,强化五大服务
  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关键要素,加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强化餐饮、住宿、购物和其他服务设施与旅游景点的一体化设计、规模化建设、特色化经营、集约化保障、多元化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打造有东湖特色的旅游服务产业和知名品牌,提高旅游配套服务水平。
  (一)旅游购物
  优化设计旅游商品体系。根据风景区生态文化旅游特色,设计旅游商品体系包括楚文化系列、动漫卡通系列、婚庆文化系列、特色农副特产系列、音像图书系列和旅游用品系列等六大系列。楚文化系列主要形成以楚文化元素为核心,由青铜、泥陶、木刻木雕、漆器等方式制作的造型艺术商品系列。动漫卡通系列主要结合武汉光谷及动漫产业,开发相应动漫产品。婚庆文化系列结合东湖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风光以及良好的区位条件,与相关婚庆企业联合开发婚庆文化商品系列。通过对风景区内相关森林植物资源、绿色果蔬、保健药材等进行加工,形成特色农副特产系列。音像图书系列由旅游机构与旅游区共同开发,重点从东湖风光、文化、文艺演出等不同角度开发音像图书产品,让东湖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入一系列影视作品,并相应开发一系列影视衍生旅游商品。旅游用品系列主要包括用于旅游活动的商品。
  合理布局旅游商品销售网。合理规划布局东湖旅游商品销售网,健全东湖文化原创设计-销售体系,通过旅游商品销售窗口外化宣传风景区自然、文化旅游特色。将旅游购物布局在景区入口广场和主要的游人服务中心及集中的商业服务街区等,将商品销售与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活动分离,提升东湖文化体验。
  大力发展旅游电商营销。打造"风景区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平台",吸引酒店、旅行社及以风景区为目的地的特色旅游线路、农家乐和涉旅的交通、签证、购物、餐饮、娱乐等供应商加盟,提供车票、酒店、旅行社、旅游产品等网上查询、预售和结算服务。推动景区的全球化营销战略,加强与"携程"、"去哪儿"等网站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脸书、推特等新媒体,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吸引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的传播和营销。
  (二)旅游住宿
  合理规划住宿类型与布局。根据风景区旅游及关联产业发展布局,结合游客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布局风景区住宿类型。建立一批中高档住宿设施,形成标准化与特色化结合的多元住宿类型,全面提高住宿管理水平,以满足现代化、多样化旅游住宿需求。
  改善景区内民俗住宿环境。重点引导磨山、吹笛、落雁景区对住宿环境进行统一规划和整体打造。出台《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民宿建设标准》,集中培育一批农家接待示范户,从设施、规模、特色、环卫等各方面给予分级规范标准,并对合格者给予资金、政策上扶持。引导"东湖民宿"接待户调整标准化装修风格,采用富含楚文化气息的元素,为景区住宿营造东湖乡村文化氛围。
  建设休闲度假客栈群。在环境较好的景中村规划建设休闲度假客栈群和类似悦榕庄、铂悦酒店的休闲度假酒店,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投资、建设与经营。度假客栈群和休闲度假酒店应符合标准化要求,主题、风格设计与东湖楚文化建筑文脉一致,与水体、山地景观最大化的巧妙融合。
  (三)旅游餐饮
  建立旅游餐饮体系。重点培育"东湖颐养康体系列"与"乡村有机系列"两大餐饮品牌。和谐颐养系列要在充分利用本地生态人文资源基础上,注重山水养身文化与现代科学对餐饮的合理调配,利用新鲜水果、蔬菜、谷物杂粮、肉蛋奶、水产等原料,结合中医药理论,针对各种餐饮人群配置健康调理、美容塑身等主题性餐饮子系列。用文化、科学、纯天然大大提高餐饮养生内涵与价值。乡村有机系列包括山水野味、山野菜、有机肥蔬果、磨山-吹笛-落雁地区传统菜,主打绿色、生态、食补,选取当地特产食材,采用野外自然放养、绿色有机的种养殖方式,注重培养一批"私家传统名菜",建设一批4-5星级农家乐。
  大力推广旅游餐饮品牌。对东湖独有的颐养品牌进行商标注册保护和专利保护。开办"东湖山水美食文化节",制定餐饮品牌宣传手册,推介东湖山水颐养系列与乡村生态系列等精品美食旅游线路。合理布局旅游餐饮点,将和谐颐养系列重点布局在养生会所、度假酒店,与东湖自然山水文化相配合;将乡村有机系列重点布局在东湖民俗客栈群内,与乡村农业休闲活动相组合。强化旅游区各餐饮接待处与旅行社合作,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将规模大、服务好的餐饮接待处作为团队游客必到的餐饮点。
  (四)旅游交通
  完善陆上交通体系。陆上交通体系由自驾车游览线、区内旅游专线、观光巴士游览线、观光型电动车专线、观光型自行车专线、环湖步行道等构成。规划设置"一环一带"大容量的区内旅游专线,在旅游区的出入口和各景区设置站点,串联起旅游区内的各个景区、旅游区出入口和换乘交换站,让游客能方便快捷地到达其目的地。以落雁路、落雁小路、滨湖小路等为主体,构建自驾游线路。结合地铁八号线站点建设,整合梨园广场地下空间,建设公共交通的地下换乘中心。选择一些高档、低污染的车型,在各个主要出入口、旅游点和停车场换乘站设置站点,良好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形成"两环两轴四枢纽"旅游公交线网。在风景区引入家庭式游览电动车和自行车,设置专门的环湖电动车和自行车道。加快推进"主、次、支"三层级的东湖绿道建设,形成环郭郑湖、磨山核心景区、环团湖落雁景区三大体系,对环湖道路进行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重点建设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等四条主题绿道,梨园广场、落霞归雁驿站等12个驿站以及梅园全景广场、楚才园等6大景观节点,串联环湖路沿线景点,提升湖岸景观。
  构建水上交通体系。充分利用东湖水域和空间分布特点,强化水主题,突出东湖水域特色,打造集交通、游览、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与陆路交通衔接紧密的水上旅游交通系统。规划设置一条贯穿东西的大容量水上旅游交通专线,实现东湖东西区域交通的平衡性。充分挖掘东湖的旅游资源,使游船成为风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水上游览成为深入人心的旅游项目。配合陆地主出入口和游客对交通的需要及东湖水域的空间特点,在听涛、白马、落雁、后湖等景区建设六大核心码头,实现六湖交通连通,实现城市水上画廊和生态湿地走廊的有机串联。
  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策划建设自驾车营地,健全营地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市相关部门支持,完成尚未设置路灯的10余条社区道路的路灯建设,达到社区道路照明全覆盖。磨山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主要游览道路新建路灯照明工程;完成28公里绿道路灯建设;完善、充实风景区内重要景点、节点夜间景观亮化。
  (五)"互联网+旅游"
  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推行规范的多语种公共信息标识,提升旅游形象。参照《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14308-2010)相关标准,推动新建或改造升级一批星级旅游饭店、文化主题酒店、经济型酒店、社会旅馆、农家乐等。加快餐饮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参照旅游餐饮业服务标准,推动一批旅游餐馆新建或改造升级。积极推进旅行社和导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旅行服务业的信息化改造,推动旅行社开展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等,全面提升旅行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加强旅游交通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对旅游车公司、旅游客车、出租车、旅游专列、游船游艇等领域进行标准化规范管理。
  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实施风景区统一交通标识,在武汉主要交通要道和游客进入东湖的主要交通要道上适当设置风景区特有的交通引导标识。合理设置风景区内交通标识重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标识。加快桥梁、磨山旅游村、喻家山服务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游人中心、接待中心、星级厕所和旅游服务部。推进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严格高效的数字化检查体系和信息反馈体系,加强信息收集和服务质量投诉处理。健全景区安全、培训、投诉等各项制度,健全高效合理的服务质量管理机构,完善服务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打造智慧景区。引进在线旅游平台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的资源、要素和技术,推动"互联网+旅游"跨产业融合。支持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探索,打造在线旅游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宽移动支付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推动境外消费退税便捷化。加强与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合作,发行实名制东湖旅游卡,落实法定优惠政策,实行特惠商户折扣。放宽在线度假租赁、旅游网络购物、在线旅游租车平台等新业态的准入许可和经营许可制度。实现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和服务区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全覆盖。深入探索移动互联网在景区的创新应用,将微信平台引入到景区的运营管理中,建立微群指挥中心,努力实现覆盖智慧景区管理的各个环节。搭建大数据平台,完善景区管理的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感知系统,实现景区营销、公安、交通、产业规划、公共服务等信息共享,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第六章  加强景村一体化建设

  按照"扮靓东湖"的总体要求,围绕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和旅游功能,以"景村交融,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加快推进景中村改造,改善风景区环境质量,推动景村一体化发展,实现景区繁荣和谐、景中村居民安居乐业。将景中村建设成为"产游一体、产居结合、景村相映"的"美丽乡村"新貌。
  一、基本思路
  遵循"政府主导、平台参与、整体规划、安置就业、集中还建"的原则,采取"搬迁腾退一批、就地改造一批、集中还建一批"的方式,全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旅发投为核心平台,加快推进景中村改造工作,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积极做好景中村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建设用地,大力招商引资,推动景村一体、融合发展,力争2020年初步完成景中村改造工作。
  搬迁腾退一批。对风景名胜区内不具备旅游资源特色的景中村实施整体搬迁,在风景名胜区外进行安置,给予村民相应的生态补偿和就业援助,腾退的土地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发展旅游和相关服务产业。
  就地改造一批。对生态环境较好、拥有一定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且符合风景区发展方向的景中村采取就地改造策略,借鉴杭州西湖、武汉东西湖区石榴红村等区域的改造经验并加以创新运用,策划适当的开发项目,改造形成新的旅游景点,让村民参与相关项目的开发和经营,提高村民经济收入水平。
  集中还建一批。对整体搬迁至风景名胜区外的部分景中村进行集中还建安置,在风景名胜区外选择适合居住的区域,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型智慧社区。
  二、改造原则
  (一)牢固绿色生态目标
  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切实保护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强化管理,营造"山美、水美、村美、人美"的景观效果,建设风景区的"美丽乡村"。
  (二)树立整体文化形象
  改造中注重东湖整体文化形象的塑造,充分体现东湖湖光山色特色,以城市文化立足,以湖泊文化立本,以本土文化立魂,以全球文化立新,形成以自然山水文化为基调,与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相融合的东湖特色文化。
  (三)遵循旅游致富思路
  以生态优化和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旅游服务为核心,实施景中村有序改造,在提升景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同时,努力提高居民对风景旅游的依存度,不断增强景中村发展活力和造血功能,促进居民旅游致富。
  三、改造方式
  (一)制度创新,突破瓶颈
  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方针,借鉴相关地区城中村、景中村改造模式,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快景中村改造步伐,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生态优先,景村合一
  坚持生态优先、造福于民的原则,切实加强生态文化保护,注重改善自然村周边的景区环境,结合景区特色,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使自然村和景区协调融合,实现"景村合一"。
  (三)因村制宜,凸显特色
  景中村改造应与自身个性特色相结合,与景区环境和主题相融合,与景区整体发展相符合,突出保护与整治,保留各自较完整的传统文化习俗和乡村自然风光,形成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态势,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为居民带来实惠。
  (四)做大产业,发展经济
  在生态优化和资源保护的前提下,着力提升风景区发展活力和造血功能,围绕旅游产业发展核心领域,策划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拓展旅游关联产业,提升景区旅游品质,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四、重点工作
  (一)统一规划
  依托全市统一规划,适时调整《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以适应风景区现有发展需要。研究风景名胜区土地出让、租赁、生态补偿机制等具体政策,适时设立风景区综合保护专项资金及景中村改造专项资金,进一步明确旅发投作为景中村改造实施主体,实现风景区的统一管理。
  结合风景区规划要求及各村实际情况,按整体拆迁村、保留整合村、就地改造村等不同类型的改造方案,分类实施改造。全面完成景中村人口、房屋、土地基础数据的复核报备工作。力争2020年完成景中村改造工作。
  (二)环境整治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结合景区特色,改善自然村湾周边环境,使其和风景区真正融为一体。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结合生活污水治理、农家乐、主题公园等景中村发展项目,完善景中村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重点推进鼓架、建强社区等道路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整齐划一的形象设计,推进景中村房屋外立面整治工程,统一改造效果,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使村景成为风景区的美丽景观之一。按照"经济要发展,环境要改善"的总体要求,以"双创"活动成果为基础平台,进一步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实现社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双赢",努力打造温馨、舒适、生态、宜居的和谐平安社区。
  (三)特色兴村
  风景名胜区内景中村结合各村资源特色,通过"梦里水乡、茶岭小镇、湿地印象、中国宝谷、禅文化园、吹笛古寨"等旅游项目,分片区推进城中村改造,新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重点发展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商贸体验和文化创意等旅游配套服务和关联产业,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风景名胜区外景中村(主要是武广高铁以东区域)严格按照基本生态控制线、城市生态绿楔的控制要求进行规划布局,分南北两个片区推进城中村改造,主要用于风景名胜区内城中村搬迁还建和产业安置,为风景名胜区内的城中村改造提供支撑。
  "十三五"时期,按东北部、后湖、鼓架山、桥梁磨山、吹笛、白马洲等六个片区逐步推进景中村改造。2016年结合东湖绿道建设,启动东北部片区(湖光村、先锋村、新武东村、龚家岭村)改造;2017年启动后湖片区(滨湖村部分、建强村部分)、白马洲片区(白马洲村)改造;2018年启动桥梁磨山片区(桥梁村、磨山村)改造;2019年启动鼓架山片区(鼓架村、滨湖村部分、建强村部分)改造;2020年启动吹笛片区(马鞍山苗圃)改造。

图4  景中村改造片区示意图

  1.东北部片区
  涉及龚家岭村、先锋村、湖光村和新武东村。将风景名胜区内湖光村、先锋村、新武东村住户搬迁至风景名胜区外进行安置,搬迁腾退的土地结合区域水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梦里水乡"特色旅游项目。该项目以楚地水域农耕文明变迁史为主题,规划"一核"(楚天云梦主题核)、"一区"(楚韵鱼乡体验区)、"一带"(东湖天堂休闲带)和"一村"(创意先锋乡土村),将该区域打造成集生态休闲、文化展示、湖泊博览、民俗风情、精品酒店、创意产业等旅游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
  将风景名胜区外龚家岭、先锋部分作为村民集中还建、产业安置区域,依托高铁、三环线、武鄂高速、青王路等交通优势,打造集居住、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社区。
  2.后湖片区
  涉及滨湖、建强社区位于风景名胜区内的区域。将该片区内住户全部搬迁至风景名胜区外进行安置,搬迁腾退的土地结合区域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东湖湿地印象"特色旅游项目。该项目依托后湖自然资源优势,以湿地为主题,规划"湿地艺术聚落、高端商务社交平台、楚文化交流中心、生态创意办公花园、养生疗养中心、度假会议酒店"六大功能区,将该区域打造成集湿地体验、湿地休闲、湿地疗养、湿地艺术展示、生态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体验旅游服务区,形成"东湖最佳湿地栖息地、顶级商务社交平台、亲民高端度假胜地"。
  3.鼓架山片区
  涉及滨湖、建强社区位于风景名胜区外的区域和鼓架社区。该片区临近东湖高新区,与花山生态新城隔湖相望。拟依托山、水自然资源优势,通过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按照"低密度、低强度、低容积"的三低要求,打造集生态居住、休闲度假、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度假区。同时,鼓架山、严西湖沿线区域将预留大量绿化控制用地,用于山体、滨湖公园建设,确保区域生态绿楔功能。
  4.桥梁磨山片区
  涉及桥梁、新磨山社区。拟将该片区内大部分住户搬迁至风景名胜区外进行异地安置,搬迁腾退的土地结合区域资源优势,在磨山景区、桥梁社区区域规划建设"茶岭小镇",突出区域山水自然景观特色和楚文化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以水乡风情、绿色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通过规划"亚洲植物基因库、百花世界、田园欢乐小镇"三个功能片区,将桥梁社区区域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和品牌吸引力的生态旅游服务特色小镇。新磨山社区区域规划建设"中国宝谷"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成集宝石研发、艺术展示、购物休闲、文化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珠宝产业旅游基地。
  5.吹笛片区
  涉及马鞍山苗圃。拟将该片区住户全部在三环线、武广高铁附近集中安置。结合森林资源优势,规划建设"禅文化园"特色旅游项目。该项目依托森林公园山水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云岩寺"复建为核心,以禅文化为主题,规划"净心道、禅悟道、乐梵道"三大功能区,打造成集参拜祭祀、养生度假、禅修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禅文化旅游度假区。在满足村民还建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建造一座集历史人文典故、传统手工美食与手工制作等特色于一体的具有楚文化古建筑风格的综合体--吹笛古寨,推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
  6.白马洲片区
  涉及洪山区白马洲村,拟将该片区内住户全部搬迁至风景名胜区外安置,腾退土地结合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建设成集生态酒店、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区。


第七章  推进大东湖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拥护改革创新、大胆探索、勇于担当、务求实效。通过抓改革来促发展,围绕谋发展来抓改革。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统领,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体制改革的高度,以生态补偿制度、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和特许经营制度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国家公园制度建设,完善风景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依托东湖通道和东湖绿道建设,通过强化政策宏观引导和驱动作用,推动景区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
  一、 建立大东湖地区生态补偿制度
  根据中央《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精神,积极研究制定大东湖地区多元化生态补偿制度,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对象和内容,建立公平的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规范补偿资金的收取、使用和管理,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市场化补偿机制、景中村改造扶持政策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一)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全面落实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和管理。对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坚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动建立地区间的横向补偿机制,不断丰富区域生态补偿的方式和内容。按照科学性、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建立风景区生态补偿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充分体现对风景区生态补偿的倾斜扶持。对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优化和整合,将园林、林业、建设、水资源治理、环保补助专项等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专项资金,按照一定比例纳入风景区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风景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二)市场化补偿机制
  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实现生态补偿常态化。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在省、市级财政中设立生态补偿专项经费,并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生态资源维护经费,用于东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立风景区水权、碳排放、排污权等资源环境权益市场交易机制;探索建立风景区生态建设与土地储备联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湖泊治理提升周边土地价值,从土地升值中抽取一定比例作为风景区建设资金。
  (三)景中村改造扶持政策
  积极争取景中村改造项目纳入全市城中村改造计划,在还建土地、产业发展用地上获取支持。在确保风景区资源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适当放宽容积率限制,提高风景名胜区范围外的用地容积率。积极探索将紧邻核心景区、人口密度过高、违法建设严重的一些村湾整体或部分搬迁出景区;对风景区在景中村改造中所应缴纳的相关税费予以酌情减免。采用"占补平衡"原则,在毗邻的严东湖、严西湖一带或九峰保护区一带给风景区应有的土地补偿,使风景区在为全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所付出的土地资源能得到相应的补充,满足风景区发展的需要。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按照"多元化资金投入与专项财政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政府和社会协同资金投入机制,合理分配资金投入比重。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在最大化发挥现有投融资功能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商和企业集团,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开发格局。
  创新风景区投融资方式,适时推行旅游资产证券化,明确旅游资源的产权安排,规范景区开发融资中的政府职能,从制度上明晰景区旅游资源的各种产权关系及旅游管理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旅游景区发展战略,引导中长期旅游景区投资方向,把经过科学论证的投资项目和投资主体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降低资产证券化风险。
  三、建立风景区特许经营制度
  "十三五"时期,风景区全面实行特许经营制度。按照国家风景名胜区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风景区旅游服务市场特许经营的政策法规,对旅游服务相关经营性项目和相关企业采取有条件的特许经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财力、物质、人力、科技等资源达到最佳的组合与配置。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问题和业态经营状况,制定相应的业态管理规划,统筹部署下一阶段的业态发展和提升工作。对风景名胜区内可转让的经营业态,实行特许经营制度,采用合同管理的方式,让特许经营者每年上报相应的操作计划评估,并对计划内的实施进行监管。鼓励短期签订合同的模式,提倡在经营期间提供有益于风景名胜区长期发展的服务。
  根据风景区的特点和现实状况,从风景区的发展战略出发,并结合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体制改革,总结现有的各类风景资源有偿使用的做法和经验,建立风景区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围绕资源有偿使用费的收取形式、取费标准、使用和监督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和工作方案。在风景区内从事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客运、索道、餐饮、住宿、商品销售、游乐、租赁、单设景点以及摄影摄像等服务项目经营活动,按规定实行有偿使用。资源有偿使用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平竞争方式,确定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并与经营者签订服务项目经营合同,授予其一定期限和范围的服务项目经营权。取得服务项目经营权的经营者,应依法缴纳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其所缴纳的价款即为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属于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专项用于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
  四、推动景区管理创新
  (一)迎接机遇,改革创新
  借助东湖隧道和东湖绿道建设机遇,推动景区管理格局转变,创新景区发展理念和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各景区资源,推动风景区由相对独立的单个景区向统一的大景区管理格局转变。着力提高各级干部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树立与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全机关及相关部门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作风,形成"守护东湖、扮靓东湖、提升东湖"的踏实干事文化氛围。全区上下集中力量把主要改革举措推出来,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二)政企分治,先行先试
  明确政府部门职责。着力划定政府与市场、资源、企业、社会的权责边界,以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能做什么,法无授权不可为;以责任清单明确部门职责;以负面清单明确对企业的约束有哪些,法无禁止即可为。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将政府的精力和管理主要集中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区域规划、生态保护、标准制定、特许审批、政策扶持、协调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放、管、服"三管齐下,不断增强居民及游客的获得感。逐步推动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运营与政府管理剥离,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构建大东湖开放型旅游经济新格局。
  推进先行先试。在景中村改造过程中,在制定完善的改造规划的基础上,选择1-2个重点村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直至完成所有景中村改造。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重点板块或组团进行重点突破,先期围绕高校组团和红色旅游打造两大特色旅游示范区,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向其他旅游板块复制,并积极向国家或部委申报国家级示范区,使之成为可向全市和全国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范。
  (三)搭建平台,全面开放
  搭建功能平台。根据风景区资源环境现状,积极推进相关功能平台建设,提升政府服务和管理效率,构造完善的市场环境。近期重点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包括政务基本信息共享、风景区景点介绍、线路导航、政府管理规划等方面;应急管理平台,包括政府部门应急系统,各级景点营运应急处理等;政府信用平台,包括景区运营动态、游客评级、投诉率等功能。
  加强旅游市场培育。加强水上旅游、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和建设;进一步优化互联网旅游平台功能,培育互联网旅游新业态;加快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各类软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不断壮大东湖旅游市场。以旅发投为核心,面向国内外进一步引进先进的旅游市场开发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在产业规划、标准制定、政策扶持、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引导作用,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功能,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明确开发运营主体。在完成政企分治的基础上,采取以特许经营为核心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培育壮大市场运营主体。近期明确旅发投公司为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运营主体,代表风景区管委会全面负责景区资源的整合、开发、建设、营运、增值和统筹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结合具体项目积极引进新的开发主体,促进主体多元化。按照"创新发展、精细管理、诚信服务"的理念,立足旅游、文化两大产业方向,推动旅发投公司向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文化理念先进、核心业务突出、综合实力领先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转变。公司近期业务重点包括景中村改造、景区路网建设、停车场建设、绿化建设、生态保护、旅游项目策划与实施、景点的运营管理、东湖旅游的宣传推介等。
  大力推进互联互通。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协调优势,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与风景区周边旅游资源较丰富的相关单位沟通洽谈,探索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反哺社会、有利于民的大东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的开放模式,同时争取上级管理部门支持,采取重点区域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广到其他区域的方式,敞开东湖大门,迎接四方游客,形成大东湖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五、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等"1+10"系列文件精神,着力解决当前风景区社会治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走出一条符合风景区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使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规范小区管理。加强住宅小区治安管理,指导、落实安全防范和消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协调处理严重影响住宅小区管理秩序的行为。建立健全居民调解组织和工作机制,加强住宅小区矛盾纠纷的疏导、调解。严肃查处住宅小区违法建设行为,探索建立通报、曝光等惩戒机制。建立特殊困难家庭物业服务费补助制度。探索建立业主违法违规信用信息登记制度,并纳入个人征信体系。设置社区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结。整合各类便民服务资源,积极引入与民生有关的服务企业进社区,建立社区"15分钟服务圈"。
  扶持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重点扶持发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等专业社会组织,支持民办非企业机构开展社区服务。推进街道、社区在社区服务等领域合理配置社工人才,建立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团队执行项目、面向社区实施项目的"三社联动"机制。加大风景区社会管理机构的自身建设,特别是加紧推进综合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行政执法队伍人员装备设施建设。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到2020年,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比例占常住人口比例xx%以上。
  推动社区减负增能。全面落实社区减负9项规定。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等事项,社区不作为责任主体。建立社区工作综合考核评比指标体系,各职能部门不再单独组织考核评比活动等。探索将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纳入社区管理。实行社区工作者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与绩效考核相衔接的报酬体系,并根据全市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和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指导目录,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跨区域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第八章  建设和谐幸福东湖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健全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让居民特别是进行景中村改造的村民享有更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教育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着力加强社会保障
  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保障风景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要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将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纳入财政预算,提高社会保障经费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人口多、土地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托管区域加强转移支付力度。加大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投入,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救助基金,保障城乡生活困难群众的需求。加强社会保障管理的硬件投入、专业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和外部环境建设等,全面提高社保职工队伍素质和社保基层管理工作水平。
  强化就业服务和失业保障。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就业创业政策落实等工作,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充分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企业主导、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职业培训格局。建立"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三位一体的失业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行规范统一的城乡低保范围和标准并逐年提高,切实保障低保人群的基本生活。做好分类施保,对低保家庭中的大病、重病、残疾、年迈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进行分类救助。建立低保资金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资金按月足额发放。建立以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农村特困家庭救助为重点、以特困群众医疗救助为补充的贫困人口救助机制。
  二、加强教育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力解决教育发展的硬件建设,完成东湖小学、华侨城小学片区的对口初中学校建设;在磨山、桥梁片区配建一所小学,解决该片区小学生就近入学问题;实施张家铺学校中小学分离,实现小学生区域就近入学。加强师德师能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打造一支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绩效管理和主要领导的交流力度,建设一支讲党性、讲奉献、重实绩的干部队伍。对景区教育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管理体系、制度建设等进一步明确并落实到位,促进景区教育有序、有效、科学管理。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学校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师生发展的动态化、智能化管理,建设智慧校园。完成全区小学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全区公共文化资源及体育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积极开展面向辖区居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深入开展各类艺术表演、读书征文、专家讲座等文化活动,充分利用东湖人文资源和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拓展文化投资渠道,在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同时,不断创新思路,拓展渠道,通过企业冠名、社会赞助等市场化运作方法,吸引社会各类资本参与风景区文化建设。
  三、发展卫生计生事业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医疗机构升级,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进一步提升梨园医院、东湖医院规模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风景区的中心医院或老年病医院,承担辖区相关职责。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选择人口密度大、城中村改制完善,配套成熟的社区,加快建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十三五"期间至少建成2-3个设备健全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鼓励妇联、体育、计生、残联等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使社区卫生在健康宣传、保健指导、康复和体能锻炼等方面的服务得到完善和拓展,逐步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和家庭病床。强化政府部门责任,加大公共医疗服务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进一步强化计生服务工作意识,建立健全优质服务工作机制。对辖区从事计划生育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出生缺陷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培训。做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育健康等知识,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生殖保健意识,努力夯实优质服务工作基础。稳妥推进"两孩"生育政策,加强对政策实施情况的跟踪调研,建立健全出生人口监测与调查平台。深入实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十三五"期间,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个百分点,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人口总数控制在10万以内。
  四、优化社区建设服务
  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围绕城市社区抓精品出亮点、撤村建居社区抓转型促提高、农村社区抓发展强基础,推进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争创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进一步充实完善社区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加强社区网格化建设和管理。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形成线条清晰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准确掌握各网格的资源信息,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依法有序开展换届选举工作,健全社区工作者招聘、管理、培训、考核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选优配强"两委"班子,通过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发扬民主、共同管理,妥善处理政府意图与群众意愿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以"三方"联动为平台,业主自治为核心,全面加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通过三方共同建立沟通制度、评审制度、监督制度,形成三方相互协作、民主议事、齐抓共管的局面。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以便民服务为宗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积极推行"错时延时工作制",将社区工作时间与居民作息时间有机衔接,提高社区服务效率和居民群众满意度。规范服务标准,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及工作规范的具体内容,统一工作理念、社区标识、服务行为礼仪等,优化社区服务途径,完善便民大厅的服务事项,为居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序推进风景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支持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积极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鼓励社会组织或企业兴办和运营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等养老服务项目。
  五、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强化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和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督促企业加强全员培训、杜绝无证上岗。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加快形成系统高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组织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和重点单位户籍化管理,健全火灾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重大隐患分级治理机制,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加强对电梯、机械式停车设备、锅炉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形成监管网络完善、主体责任落实的安全监管格局。到2020年,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量不低于6件/千人,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药品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加强信访工作。全面打造"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推进信访业务标准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矛盾;坚决推进诉访分离,依法推进信访事项终结,维护信访秩序;完善领导干部阅信接访包案制度。加强接访中心建设,增强依法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大力推进积案化解,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信访制度建设,有效行使信访工作机构"三项建议权"。
  推进"平安东湖"建设。健全社会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共建共享,着力打造风景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抓好公共安全重点领域工作和行业安全监管。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落实好610、国家安全、反恐等专项工作,确保社会政治大局和谐稳定。完善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性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防灾救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预警预报、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能力。加强应急处突力量建设,确保群体性事件预警率、处置率达到100%。
  推进"法治东湖"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建设法治政府。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行政问责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落实各部门、行业及社会单位的普法责任,维护司法公正。严格规范公众文明执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强化联合执法、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矛盾调解机制。


第九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积极开展"两学一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完善举报线索受理、核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保护机制,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实效性。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学习,注重学习的科学性、前瞻性,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组织推动优秀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交流任职,选派干部到上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学习,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大选聘专业人才力度,培养一批熟悉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城市治理等工作的优秀专业干部。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完善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制,选优配强基层带头人,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党性修养与党性锻炼,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高尚品格。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廉政培训,培育和倡导廉政文化。坚持群众路线,坚持求真务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使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坚持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二、加强规划落实
  加强组织协调。全面调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及时研究解决风景区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各个部门在工作计划、工作指标等方面的协调性、确保风景区发展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管理,增强风景区的管理力度。做好与省市旅游及其他相关部门、各景区管理部门的联系沟通,提高对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水平,争取把旅游业发展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完善旅游部门职能。借助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参谋部、市场部、监管部的作用,规范风景区旅游业发展。适应风景区旅游业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完善旅游职能部门工作模式,强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促进规划全面实施。管委会各部门、单位依据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和相关专项规划,认真研究、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规划落实机制,推动政策及举措早落地、见实效,规划任务的主要承担部门要知责明责、守责尽责,牵头部门要全过程过问,全程负责,一抓到底。完善督办协调、督查落实、考评激励、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三、健全人才支撑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完善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对政府行政领导的旅游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领导的旅游意识和抓旅游工作的能力。积极探索校地共建机制,借助武汉大学、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等科研院校的专业实力,加快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对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培养一批优秀导游。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加大旅游及相关产业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政府奖励等形式,积极引进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各类人才,建立规范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加强对导游等窗口服务人员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提高文明素质,增强风景区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
  四、加大政策扶持
  加强旅游业政策支持。坚持资源培植向旅游业倾斜,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政策优先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业招商引资力度,制定鼓励政策,建立效益驱动、投向明确、产权清晰、政策配套的投资机制,广泛吸引外商、社会资本和相关产业投资旅游业。探索企业开发、保护旅游资源的新途径,确保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推行土地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用地。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支持,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充分借鉴其他优秀旅游城市的先进经验,确保风景区的旅游业态和发展模式国内领先。
  落实民生保障政策。逐步提高财政预算中民生保障资金比例,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守底线、强基础,民生改革坚持全覆盖,让居民过上稳定幸福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力争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
  五、推进项目建设
  强化重点项目落地。围绕旅游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重点项目的储备与策划。依托武汉华侨城等重点企业进一步引进品牌知名度高、辐射能力强的旅游业支柱项目。加快项目的开工建设力度,形成滚动发展、良性循环格局。加强综合利用区的项目策划,充分利用生态、科研、人才等资源,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
  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风景区发展的支持。建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引导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建设、旅游宣传促销及旅游商品开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支持风景区建设发展。加强项目包装和宣传,采取整体打包和PPP模式,破解项目资金难题。切实加强各类资金的使用管理,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项目动态管理。建立项目推进责任制,落实人员进度责任,以非常的力度、非常的举措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动态信息库,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做好项目协调与服务,努力通过全过程的项目管理与服务,促进项目早日竣工,早见效益。
  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十三五"时期,风景区将重点策划实施重大项目35个,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约290亿元。其中生态环境类项目5个,主要为生态景观改造和湿地修复类项目;基础设施类项目16个,主要为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善及交通枢纽的建设;旅游服务类项目8个,主要为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社会发展类项目6个,主要为城中村改造、社会服务类项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